台南洪祖師擔仔麵歷史典故:
歷史悠久的台南美食小吃
五條港道西端匯集後與舊運河銜接通往安平大港、四草湖或國賽港等三個與中國大陸貿易的主要港口。在1821~1861年(清道光、咸豐年間)是府城與中國大貿易的重要據點。 當時五條港碼頭區負責貨物裝卸工作的碼頭工人,俗稱「苦力」。 這麼多商人、工人人來人往,生活上的各種商品販賣成了迫切之需,還有民以食為天,所以許多台南有名的小吃都發源於此,洪祖師擔仔麵即為其中最具代表性,歷史也最為悠久的美食小吃之一。
五條港道西端匯集後與舊運河銜接通往安平大港、四草湖或國賽港等三個與中國大陸貿易的主要港口。在1821~1861年(清道光、咸豐年間)是府城與中國大貿易的重要據點。 當時五條港碼頭區負責貨物裝卸工作的碼頭工人,俗稱「苦力」。 這麼多商人、工人人來人往,生活上的各種商品販賣成了迫切之需,還有民以食為天,所以許多台南有名的小吃都發源於此,洪祖師擔仔麵即為其中最具代表性,歷史也最為悠久的美食小吃之一。
歷史悠久的台南美食小吃
度小月的歷史由來:
度小月擔仔麵第一代祖始洪芋頭
台灣「度小月」源起於1895年的台南,洪氏先祖平時以補魚為生,每年在海象不佳的季節時因無法出海捕魚,漁民俗稱「小月」,為了養家活口,就賣起麵來藉此「度」過「小月」,一開始是以擔仔挑著沿街叫賣,於攤前燈籠上,書寫著「度小月擔仔麵」六個字。由於口味獨道,廣為大眾接受,「度小月擔仔麵」卻成為金字招牌,後來直接轉行賣麵這就是「度小月擔仔麵」的由來。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繼續經營。
台灣「度小月」源起於1895年的台南,洪氏先祖平時以補魚為生,每年在海象不佳的季節時因無法出海捕魚,漁民俗稱「小月」,為了養家活口,就賣起麵來藉此「度」過「小月」,一開始是以擔仔挑著沿街叫賣,於攤前燈籠上,書寫著「度小月擔仔麵」六個字。由於口味獨道,廣為大眾接受,「度小月擔仔麵」卻成為金字招牌,後來直接轉行賣麵這就是「度小月擔仔麵」的由來。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繼續經營。
度小月擔仔麵第一代祖始洪芋頭
|